欢迎光临!1kic网专注于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免费及更实惠的芯片ic交易网站。
什么是OLED与LCD有何不同,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如何?
来源:互联网 | 作者:中华ic网整理 | 发表于:2014-11-28
按屏幕的材质分类,目前智能手机主 流的屏幕可分为两大类:一种是LCD(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),即液晶显示器。另一种是OLED(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的简称)即有机发光二极管。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TFT液晶屏以及SLCD都属于LCD的范畴。而三星引以为傲AMOLED系列屏幕则隶属于OLED的范畴。其它的诸如IPS、ASV、NOVA等并非屏幕材质,把它们称为屏幕显示技术更为准确。

按屏幕的材质分类,目前智能手机主 流的屏幕可分为两大类:一种是LCD(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),即液晶显示器。另一种是OLED(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的简称)即有机发光二极管。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TFT液晶屏以及SLCD都属于LCD的范畴。而三星引以为傲AMOLED系列屏幕则隶属于OLED的范畴。其它的诸如IPS、ASV、NOVA等并非屏幕材质,把它们称为屏幕显示技术更为准确。


      如果按显示技术的驱动方式来划分,可分为无源矩阵(Passive Matrix)和有源矩阵(Active Matrix)两大类。不过这些词汇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太过专业,它们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姑且可以这样理解:无源矩阵与有源矩阵的差别在于电流的驱动方式。当外接电流通过时,液晶的排列方式会发生改变,电流停止后,若液晶排列方式保持不归原位(具有记忆性)就称为有源矩阵;而一旦电流消失即回复原位,必 须再次充电才能排列的称为无源矩阵。

 

 

 

  在LCD阵营中,PMLCD(Passive Matrix LCD的简称)即无源矩阵液晶显示器,包括MSTN(Mono STN)、CSTN(Color STN)等技术,由于PMLCD在实际中并不常用,在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。我们主要介绍AMLCD(Active Matrix LCD的简称)即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。而TFT正是AMLCD中的一种。

  在OLED阵营按材料分类可以划分为小分子OLED(SMOLED)与高分子OLED(PLED);若以驱动方式来划分,则可分成无源矩阵OLED(PMOLED)及有源矩阵OLED(AMOLED)。其中,PMOLED作为过渡产品我们也不做过多解释,而AMOLED,也就是三星研发的魔丽屏,目前在手机中应用颇为广泛。

  说了这么多,大家可能越看越糊涂,如果您没有理解,也没关系,只需要记住三点就可以:
  1、主流手机屏幕材质分为LCD和OLED两大类。
  2、市面上常见的TFT和SLCD都属于LCD。而三星AMOLED屏幕以及其衍生品都属于OLED。
  3、IPS、ASV以及NOVA等都是基于TFT屏幕的面板技术。
LCD与OLED的区别
      目前的手机屏幕多种多样,显示效果各不相同,但归根结底它们的屏幕材质无非只有以上提到的LCD和OLED两种,那么这两种材质有什么区别呢?到底哪一种屏幕更好呢?
      实际上LCD和OLED最根本的区别是,OLED是自发光,而LCD需要通过背光板照射才能显示。那么哪一种材质更好呢?
      目前普遍认为,OLED的技术更为先进,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,不过目前发展并不是很成熟,以三星公司研发的AMOLED系列屏幕为主。而作为LCD阵营的主力军TFT,则受到人们更多的误解,很多人认为TFT技术落后,已经过时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机仍然采用TFT屏幕,只不过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面板技术。目前的手机苹果iPhone 4S采用的IPS屏,被称为最好的屏幕,实际上IPS屏幕也属于TFT屏幕的一种。
     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两类屏幕的区别,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两类屏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。
LCD工作原理解读
      LCD(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),即液晶显示器,它是一种采用了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的显示器。
      从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来看,LCD由两块平行玻璃板构成,厚约1mm,其间由包含有液晶材料的5μm均匀间隔隔开。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,所 以在显示屏两边都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,而在液晶显示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(或称匀光板)和反光膜,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,其作用主要是提供 均匀的背景光源。

 

 

OLED国际形势

OLED技术起源于欧美,但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国家/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,如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。
全球OLED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。全球涉足OLED产业的企业产品主要是小尺寸无源OLED器件,真正对LCD(液晶)构成威胁的有源OLED器件,实现量产的只有少数几家公司。
中国虽具有一定的OLED产业基础,但产业链尚不完善,尤其是上游产品竞争力不强。关键设备以及整套设备的系统化技术等大都掌握在日本、韩国和欧洲企业手中。
国内AM-OLED

AM-OLED 所需的TFT 技术还不成熟,国际上几大厂家所使用的TFT 技术,几乎都是自已根据LCD 的TFT 技术自主研发的。因为技术不成熟,导致产品的良率低,成本较高,因此在价格方面,暂无法与TFT- LCD 形成有效竞争。
《中国OLED产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前瞻》指出虽然OLED产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高速的发展,大有取代LCD之势,但是,OLED发展面临机遇的情况下来自技术和市场上的调整影响不小,OLED产业在前进中仍将面临不少挫折。
目前,OLED面板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于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台湾这三个地区。
三星在AMOLED市场所占份额曾达90%以上,是AMOLED面板最大的供应商;随后Sony和LG分别推出11英寸、15英寸AMOLEDTV,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台湾等厂商在OLED的市场竞争实力越来越强,同时也在AMOLED方面取得了更高的竞争地位。此外,包括奇晶、TMD、友达等厂商,也都加快了AMOLED技术开发的脚步。2011年,随着新建生产线的达产,三星在AMOLED领域的市场份额下降至70%左右。
国内AM-OLED技术与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,最主要的差距在产业化进程及AM-OLED技术开发方面,中国OLED产业缺乏大型电子企业的参与,开展实质性的产学研作,是一种最为有效的促进AMOLED产业发展的模式。
2013年11月27日,TCL集团子公司华星光电宣布,投资244亿元建立二期第8.5代TFT-LCD(含氧化物半导体及AMOLED)生产建设项目,并于2015年5月份投产。国内另一大面板企业京东方宣布其在鄂尔多斯市的5.5代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,并可生产OLED小尺寸面板。
OLED面板技术主要掌握在三星、LG韩国企业手中。
尽管TCL、京东方对OLED面板技术提前布局,但OLED上仍只是两家的长远规划,而非短期实现目标。据腾讯科技了解,京东方5.5代面板生产线前期量产的仍是LGPS,而华星光电二期产线量产的是LCD面板。
OLED在大尺寸面板上的良品率仅15%,较低的良品率也促使OLED电视机在价格上的居高不下。
2013年9月份,随着LG、三星在中国推出了55英寸OLED电视,OLED在国内市场引起了一场骚动,甚至有声音“OLED电视将成为明年发展方向”。
尽管三星、LG两者之间的竞争拉低了OLED电视价格,但售价仍分别高达59999元和54999元,是少数高端用户或发烧级用户的产品。而同尺寸55英寸三星、LG的4K产品在1万元左右。
“OLED作为下一代的电视技术,使用它之后可以让电视机屏幕变得更薄(目前可使电视机机身厚度降至约4.3mm),甚至可以做成曲面,但在大尺寸技术上瓶颈仍难突破。”一位面板技术人员认为,这正是三星、LG在OLED上的最大困扰。

分享到:

1kic网-首个免费IC网-电子元器件ic交易网-芯片集成电路代理商供应商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