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数字电路、微控制器的飞速发展,原来很多由模拟电路完成的任务变为由数模混合电路来完成。模拟信号经过放大、滤波等预处理后送入ADC转为数字信号,由单片机或DSP进行信号处理;由单片机、DSP的计算数字结果经由DAC转化为模拟量对执行器进行控制。
在上述信号链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A/D转换和D/A转换,这是连接模拟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。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过程中,基准电压芯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,它为模拟信号的量化工作提供标准。电子工程师越来越多地使用不同规格的基准电压芯片。但是,很多人刚开始接触基准电压芯片时感到一筹莫展,甚至有些工程师也只关心基准电压芯片的精度(其实是初始精度)这一指标。
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基准电压芯片的神秘面纱。
基准电压芯片的分类
从电路拓扑结构来分,基准电压芯片可分为串联稳压型和并联稳压型两种。从内部结构和稳压原理来看,可分为齐纳二极管型(包括基于齐纳二极管的集成基准电压源)和带隙式(band-gap)两类。
最简单的稳压芯片就是齐纳稳压二极管,它也是典型的并联稳压结构——负载与基准电压芯片为并联连接。普通的齐纳二极管型的基准电源源具有初始精度不太好,噪声较大等缺点,在当前的电路设计中已经很少作为基准电压源使用。但经过特殊补偿、采用深埋工艺的齐纳管型基准源,具有很好噪声指标、非常优异长期稳定性和温漂特性,在高端测量领域依然不可替代。例如LM399,其长期稳定性达20ppm/1000h,温漂低至0.3ppm/ ,而性能更好的LTZ1000长期稳定性达到惊人0.3ppm/1000h,温漂达到0.05ppm/ 。这两款基准电压源虽已生产了几十年时间,但由于其无与伦比的性能指标,在对基准电压源要求严苛的高精度测量领域,如6位以上万用表、高精度称重等,这两款芯片直到今天依然不可替代。
在通用电路设计中,带隙式基准电压源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、较高的性能指标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。从TL431、LM385、LM336等价格非常便宜的基准源到MAX6535、ADR431、REF5025等性能非常优秀的高精度基准电压源,带隙式基准电压源几乎无处不在。下图为带隙结构示意图,简单来说它采用一个带有负温度系数的BE结对带有正温度系数的电压产生器进行温度补偿,得到近似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源。对带隙结构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专门查阅相关专著,限于篇幅这里不对此展开论述。
现代电压基准主要参数
长期稳定性,之所以将这个参数排在最前面,是由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被很多人忽视的参数。通常以ppm/1000h为单位,即每1000小时基准源的输出变化多少,也就是老化性能。很多国产仪器仪表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,精度变得越来越差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基准源的老化性能不好。通常这个参数随着基准源的使用时间越来越小,所以有些厂家会标识第二个1000小时的长期稳定性指标,如下图为某精度基准电压源的老化参数,第二个1000小时的老化指标明显优于第一个1000小时。
温度系数,顾名思义指基准源输出随温度变化的指标。根据系统工作温度范围,为系统中的ADC、DAC选择适当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源非常重要。否则,随着温度的变化,ADC或DAC将达不到设计的性能指标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基准电压源的温度特性通常可以经过校正达到更好的指标(由于温度迟滞等特性,理论上不能完全消除)。
初始精度,指上电时输出电压与标称电压之间的差值。由于基准源的初始电压是一个对外部条件(温度、输入电压等)不太敏感的定值,所以比较容易进行校准。与温度系数、老化指标相比,重要性略差一些。例如前文提到的顶级基准电压源LTZ1000的初始精度只有4%,比tl431还要差一些,但这不并妨碍它成为顶级基准源。
噪声,基准源的噪声通常是随机噪声,但也可能包含闪烁噪声和其它寄生噪声源,在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基准源的噪声处理,防止基准源噪声对转化精度造成影响。噪声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均方根噪声和峰峰值噪声两种表示方式。